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江西多个县域开发区迈入“千亿元级”赛道 县域开发区如何澎湃大能量?

    来源:江南都市报开发区改革周刊 发布时间:2025年07月03日 16:07 字体: 分享:

      县域是国民经济的基本单元,开发区是县域经济的“增长极”“压舱石”。

      在江西省上百家开发区中,有大量开发区身处县域,有的甚至身处山沟沟里,但营业收入几百亿元甚至逼近“千亿元级”。县域开发区如何以“小块头”澎湃出大能量?

      拼改革“动力”:用改革的办法破发展的难题

      江西省县域开发区,不沿边,不靠海,一头连着城市,一头连着农村,没有与生俱来的丰厚经济基础,如何才能弥补短板、化劣势为优势?

      “园区前进的每一步,都牵动着‘改革’这根中枢神经。”分宜工业园区党工委书记李建军表示,“尤其对于配置资源有限,投资创新‘造血’能力不足的县域来说,不得不用、必须要用改革的办法破解发展的难题。”

      纵观国内外,在传统的发展轨迹中,很多县域开发区普遍存在重圈地建园、轻产业规划,重“盘子”扩张、轻链上聚集,重硬件焕新、轻机制创新。

      这些问题如何破解?

      “让有限的资源,比如最核心的‘人、地、钱’都有效流动起来。”李建军说。

      为此,分宜工业园区狠抓园区体制机制改革,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成立工业投资发展、工程项目建设、招商安商服务三个板块公司,并实施“全体起立、全员聘用”,定制行政、招商、公司三套不同的绩效考核体系。

      “首先,我们推动管委会从‘管理侧’向‘服务侧’转变,与企业沟通从‘官言官语’到‘商言商语’。其次,采取‘公司化、实体化、市场化、效益化’的运作模式,真正让懂商的人招商,懂产业的人搞产业。”李建军说道。

      小企业大院落,土地利用率低;产线车间小,办公仓储大,厂房使用率低;企业入驻早,开工投产晚,产能效益低……在土地效用方面,分宜工业园也曾面临着“成长的烦恼”。

      如何在有限的土地资源上挖掘出更多的可能?

      分宜工业园区采用“分类识别+精准施策”,通过“5+2”评价体系精准识别47家低效企业,再以“退、缴、调、优”分类分批推进标准厂房集约利用。园区累计清理标准厂房10.3万平方米,盘活闲置土地2100亩。从3年前的入园企业112家、产值175亿元,到如今的入园企业210家、产值262亿元,成功实现了用最低成本、最快时间、最优方式再造一个“新园区”。

      从“向管理要效益、以亩产论英雄、凭实绩用干部、从输血变造血”四个核心思路,推动分宜工业园区动力再造、活力迸发、实力跃升。

      拼产业“着力”:县域亟待延伸“长板”

      县域要振兴,必须靠产业发展。然而,县域开发区的资源规模是有限的,如何找准产业着力点是关键落笔——唯有求新、求异、求精,才能延伸起一圈严丝合缝的“长板”,盛下更多可持续发展的好资源、好项目。

      观察江西省一众“千亿元级”园区、县域经济发展尖兵,往往都有规模化、叫得响的首位产业支撑。

      对此,高安高新园区党工委相关负责人表示:“发挥特色优势,立起主导产业、特色产业链才是当下培育核心竞争力的最佳路径。”

      位于高安高新园区的新材料产业园内,工人娴熟地操作着设备,薄如蝉翼的锂电池隔膜经过挤出、铸片、纵拉等工序,顺利封装下线,通瑞新能源公司16条生产线正马力全开,产销两旺。

      凭借与国际标准并驾齐驱的设备和技术,该企业产品主要应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及3C类产品电池,深受国内外知名品牌的青睐。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高安高新园区紧紧抓住新能源、新材料产业发展机遇,抢占行业制高点,投资122亿元建设新材料产业园,通瑞湿法隔膜、睿捷铝塑膜、恩博干法膜等6个项目先后落地。投资20亿元的恩博新材料,拥有国内第一条采用吹膜技术的生产线;投资10亿元的睿捷新材料铝塑膜生产线、投资20亿元巨先新材料的PI膜,均突破国外技术壁垒……

      目前,高安高新园区新材料产业园39条生产线全部试产投产,获评省级制造业单项冠军、全省招大引强重点项目“十强”;2024年,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642.04亿元,推动县域经济发展走在前列。

      同样以新材料为首位产业的湖口高新园区,工业营收从最初的1.3亿元,攀升至如今超千亿元,一举入选全国化工园区综合竞争力百强榜。

      新材料产业集群是湖口高新园区的首位产业集群、重点培育的新兴产业集群,主要位于湖口高新园区的龙山片区,湖口新材料产业集群2018年被省工信厅批复为省级重点产业集群。自成立以来,将锂电池材料作为产业发展的主要方向,先后引进、成立九江天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等天赐系龙头骨干企业7家,重点发展锂离子电池材料、日化材料及特种化学品两大业务板块,开展锂电相关再生循环业务,以布局整个产业链资源循环利用,形成了绿色循环经济。2022年,集群产值突破500亿元台阶,2024年,集群实现营业收入463.54亿元、同比增长3.24%。

      拼营商“内力”:一手外攻“招商”,两手内修“安商”

      随着建设统一大市场成为重大战略部署,加上《公平竞争审查条例》正式实施,县域级开发区在经济发展和项目招引上面临新形势、新任务、新机遇。

      江西省各级各类开发区探索“管委会+公司”这一新型模式,重点在于厘清政府与市场边界,形成政府引导、市场配置的开发运营管理体制;与此同时,也希冀于以改革任务应对从比拼优惠政策搞“政策洼地”向比拼营商环境创“改革高地”这一重大转变。

      位于分宜工业园区的市致瑞包装有限公司“5G+数字车间”,数字化智能中控屏实时跃动着生产数据——订单量拉满,产品合格率、产量等指标清晰可见。

      “没有县里职能部门和园区的政策支持和帮扶指引,公司不会这么快完成数字化改造提升。”致瑞包装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说道。

      这家企业于2017年招引落户至分宜工业园区。企业相关负责人坦言,从原来一家不起眼的小纸箱厂,目前已发展为省内产能最大、产品最齐全的包装企业之一。如今,全线生产智能化,产品合格率提升至99%,每年可为企业节省开支100万元。

      为逐梦新质未来,分宜工业园区“一企一策”深入推进入企诊断改造工作,截至目前已完成136家企业入企诊断,90家企业启动了数字化改造,改造完成47家,“服务包”部署交付39家。

      “外攻”招商,“内修”安商,企业“引得来、留得住”,园区方能“改得好、成长快”,如此理念在上高高新园区同样得以验证。

      让配套服务更优——推进黄金堆、五里岭、镜山园区15条道路升级改造,新建标准厂房11.5万平方米,“一企一管”二期建设项目有序推进;

      让“心声”有“回音”——大力开展“大走访”行动,健全完善“高新园区企业微信服务平台”功能,实现企业诉求第一时间响应办理;

      以硬实力“托举”——建立科技型企业梯次培育机制,入库科技型中小企业127家,认定国家高新技术企业53家,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42家。推动百思康瑞在杭州设立“科创飞地”,瑞雅药业、翰和药业、中盈科技分别在天津、长沙、广州设立“人才科创飞地”。

      “以最大诚意、最优政策、最好服务,当好产业集群的‘店小二’、做好企业群众的‘贴心人’,这就是亮出‘家底’,展现‘真心’的过程。”上高高新园区管委会主任赖德根说道。(作者:邱素凡 何柳斌)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