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山东威海南海新区:向“高”而攀 蓄积澎湃动能
高新技术企业是激活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结构升级的核心力量。南海新区持续加码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在科技创新、创新生态等方面发力,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创造新优势。
在威海德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机器运转声沉稳有序,工人们正紧张忙碌地赶制定制机床。其中,刚下线的九轴五联动机床格外引人注目。这款曾长期被日本、德国企业垄断的高端设备,如今已实现国产化自主设计生产。“这是我们首台套九轴机床订单,技术复杂度和生产难度都是目前最高的,后续还有三台同款订单。”威海德尔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范卫东介绍,为攻克这一技术难关,企业在数月内集中攻关,成功突破30余项关键技术瓶颈,这一成果正是企业坚持自主研发、持续创新的生动体现。
创新的底气源于持续的投入与精准的支持。作为高新技术企业,德尔自动化始终将研发放在重要位置,每年将营收的10%投入研发。与此同时,南海新区政府同步送上“科创贷”等金融活水,并积极搭建校企合作、技术研发共享平台,全方位助力企业站稳行业前沿,打造“高端定制”核心竞争力。目前,仅车间内正在赶制的这批设备,订单额就已超3000万元,预计今年企业产值将达1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在南海新区,像德尔自动化这样的创新主体不断涌现。南海新区建立起从初创企业到专精特新、瞪羚企业、独角兽的梯次培育体系,通过“一企一策、一事一议”精准护航。威海嘉和热系统有限公司便是受益者之一。作为专注汽车散热器、中冷器生产的企业,其产品以高精度和高可靠性占据省内重要市场份额。“政府会汇总全年的惠企政策,形成定制化指南,我们对照指南就能清楚哪些政策符合申报条件,省去了四处找政策的麻烦。”威海嘉和热系统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王大伟坦言,正是这样细致周到的精准服务,助力企业快速成长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如今,企业每月有近2万台产品持续供应五菱、福田、长安等主流车企。
截至目前,南海新区高新技术企业集群持续壮大,总数已达37家。其中,3家跻身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行列,26家获评省级“专精特新”企业,9家成长为山东省瞪羚企业。这些深耕细分领域的创新主体,正以一项项技术突破为笔,在高质量发展的画卷上留下浓墨重彩的印记。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