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知公告
山东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开展“产融百校”对接交流活动(西北站)
为聚力突破人才科教赋能产业转型升级,深入实施“产融百校”计划,推动知名高校院所人才、技术、项目等资源加速向产业一线汇聚,近日,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开展“产融百校”对接交流活动(西北站),先后走进西安石油大学、西安理工大学、陕西科技大学、西安工业大学四所高校,搭建起校地企协同发展的桥梁。
在西安石油大学,校地双方聚焦石油化工、新材料等重点产业,通过政策推介、需求对接,精准匹配高校科研优势与企业发展需求。在西安理工大学,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现场授予学校“校园引才工作站”牌匾,校方领导、专家围绕科技成果转化、专业人才培养、学生实习实训等工作与开发区达成合作意向。同时,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国蓝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等企业参加了西安理工大学校园招聘会,收到简历200余份。
在陕西科技大学,组织山东天弘化学有限公司、国蓝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等多家重点企业参观陕西科技大学轻工业博物馆,并举办产才对接交流座谈会,推介东营市、东营港发展现状及人才政策,全方位展现了开发区产业活力与人才政策吸引力。国蓝新材料(山东)有限公司与学校就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建设达成初步合作意向。在现场招聘会中,30余名学子表达来港就业意向。在西安工业大学,校地双方就青年人才引育、科技成果转化等方面深入交流,现场就防腐材料等企业技术需求达成了对接意向,为校企地长期稳定合作打开了新的局面。
“产融百校”对接交流活动(西北站)是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落实“人才强区”战略的重要举措。活动期间,累计开展座谈4场、招聘会2场,发布企业人才技术需求8项,发放人才政策手册300余册,不仅为企业招引了急需紧缺人才,更与高校建立起长效合作机制。下一步,开发区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产融百校”合作模式,通过精准摸排企业人才技术需求、不断拓宽常态化对接联系高校院所的渠道、着力提升校企协同创新水平等“组合拳”,推动更多高校科研成果转化、更多优秀人才发展,为东营港产业转型升级提供强力人才支撑。
相关阅读
留言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