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热词:
搜索
  • 首页
  • 资讯中心
  • 中国开发区
  • 协会服务
  • 中国开发区协会
  • 投稿

    收藏

    微信
    公众号

    扫一扫

    关注公众号

    加入QQ
    交流群

    留言

    《中国开发区》

    打开菜单

    收起菜单

    通知公告

     当前位置:首页> 新闻 前沿观察

    稳投资重在扩大有效投资

    来源: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发布时间:2019年04月08日 09:16 点击量:682 字体: 分享:

      无论是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还是促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均离不开发挥投资的关键作用,要在稳投资中积极扩大有效投资,为经济平稳运行提供有力支撑。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紧扣国家发展战略,加快实施一批重点项目。其中,铁路投资8000亿元、公路水运投资1.8万亿元,再开工一批重大水利工程,加快川藏铁路规划建设,加大城际交通、物流、市政、灾害防治、民用和通用航空等基础设施投资力度,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这是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重要举措。”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投资所研究员刘立峰表示,与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相比,我国的基础设施仍然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亟需通过有效投资来补短板。

      刘立峰表示,不平衡、不充分等问题,既反映在基础设施建设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也反映在基础设施服务的质量和效益跟不上需求变化;既反映在传统的基础设施行业升级缓慢,也反映在新兴的基础设施部门发展不足;既反映在城乡间差异显著,也反映在地区间均等化水平不高,而这些恰恰正是加大投资的着力点。

      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对投资的需求依然巨大,要发挥好投资的关键作用,关键是要紧扣国家发展战略,立足于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要求,选准投资领域和项目,把有限的资金花在“刀刃”上,提高投资的有效性。

      据悉,在制造业领域,要精准支持重大技术装备攻关、传统产业改造提升、培育壮大新动能等投资项目;在基础设施领域,要精准支持易地扶贫搬迁、“三农”建设、城际交通、物流、能源、信息网络、节能环保和生态建设等投资项目;在房地产领域,要精准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重点改造棚户区和国有工矿区、林区、垦区棚户区,加快推进租赁住房建设;在社会民生领域,要精准支持教育、医疗、健康、养老等公共服务投资项目。

      值得注意的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加强新一代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去年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提出,要加快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把“新基建”打造成为稳投资、稳经济的重要支点。

      对此,刘立峰指出,“传统基建”是以“铁公基”为主导的基础设施建设模式,而“新基建”更偏重于5G、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代表未来转型升级方向的基础设施领域。通过基础设施领域的创新发展,可以进一步完善现代经济体系,给经济带来新的活力、新的动力,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推动结构转型和消费升级。

      “此轮稳投资政策‘调结构、强弱项’的风格十分清晰,重在补上供给侧的短板,不会导致新一轮的产能过剩,更不是所谓的‘大水漫灌’。”国家信息中心经济预测部主任张宇贤说,为确保稳投资政策的精准作为,必须切实加强财政政策、货币政策以及房地产政策之间的协同,强化政策约束,守住“三个不放松”,即守住地方政府债务规范管理不放松、守住金融严监管不放松、守住房地产市场调控不放松。

      “总体来看,今年的基础设施投资要着力处理好稳投资和防风险的关系,发挥好基础设施优化结构、弥补短板、增强动能的作用,促进投资主体多元化,在发展中化解风险。”刘立峰说。

    中央社会工作部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教育部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民政部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农业农村部商务部退役军人事务部应急管理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统计局国家版权局国家互联网信息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工程院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
    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内蒙古开发区协会山西省开发区协会云南省工业园区协会天津市开发区协会中国信息技术服务与外包产业联盟中国中小企业协会江苏省开发区协会安徽省开发区协会湖南省开发区协会福建省开发区协会山东省开发区协会北京市开发区协会上海市开发区协会广东省工业园区协会浙江省开发区研究会中国保税区出口加工区协会
    中国新闻网新华网人民网凤凰网联合早报网南都网央视网网易第一财经每日经济新闻和讯网光明日报参考消息新华每日电讯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网中国国际投洽会绿色发展信息服务平台广西钦州保税港区
  • 国家部委
  • 社会团体
  • 新闻媒体
  • 开发区
  • 留言箱